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儿时的年味

    信息发布者:tangpin
    2018-02-16 06:49:59   转载

    儿时的年味

    张家生

     

    农历戊戌狗年春节,姍姍走近了。在农村称过春节叫过年。我不禁想起了儿时的年味。

     

    交了腊月,就有了过年的气息,就有了过年的味道。你听,我们这里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过年顺口溜: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,腊八粥,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,二十三炕火烧,二十四扫房日,二十五磨豆腐,二十六杀浑猪,二十七宰公鸡,二十八白面发,二十九筛黄酒,三十捏鼻(就是包饺子)。

     

    儿时的我,过年,印象中应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。

     

    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年代,物质匮之,但于过年,人们是决不马虎的。

     

    其时,我们兄弟三人还小,唯有母亲是个劳动力。生产队凭工分分红,别人家分的粮食,布袋扛,挑子担。而我家,母亲只能用筐子(kuai)。每逢过年,我的母亲並没有忘记给她的儿子们做套新衣裳。三十晚上睡前,母亲小心翼翼从箱子里拿出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,轻轻放在我的床头,抚摸着我的头说:“儿子,明早穿上。” 说罢悄悄地走开了,又去做她的活计去了。


    我摸着新衣,高兴啊,激动啊,在激动中睡着了。梦里,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,人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,夸母亲针线活做的好,又夸我长得英俊。迷迷糊糊中,听见远处时隐时现有放鞭炮的声音,我一咕噜爬起来,隔着窗户,外边一片漆黑,母亲还在灯下缝补些什么,抬头看看,笑着说:“孩子睡吧,天还早。” 


    远处近处断断续续不时有鞭炮声传来,逗引得我睡意全无。熬过了漫长的分分秒秒,窗户纸有点泛白,左邻右舍,古镇的街道上,迎新年的鞭炮声响成一片。在弥漫的硝烟中,看不清彼此的脸,只能听见说话欢笑声,小伙伴的口袋一个个都胀鼓鼓的,装满了未放的,或已点燃了我们的脚踩得及时只烧了引信的鞭炮。哪家放鞭炮,我们一群小孩,像一窩蜂一样,“嗡”的一声便飞向哪里。

     

    初一早上,吃了一顿纯白面饺子,这是一年当中,唯一的一顿。

     

    上午,拜本家长辈,祭老祖坟。

     

    在古镇,张姓是个大姓,大大小小一百多户人家,光本家就有十几户。这天,本家的长辈们为晚辈们的到来,早早准备好了丰盛的酒菜。新社会了,长辈们不叫磕头,但酒不能不喝,菜不能不吃。你要是不吃不喝,长辈们会不高兴的。十几家喝下来,早已是脖子脸通红。

     

    祭老祖坟是我们张姓家族的一件大事。各家凑份子,份子的钱多少不限,由张姓家族中德高望众者组织。买了纸,买了鞭炮,最后还不忘给我们这些小馋鬼们发些糖果之类好吃的东西。

     

    祭罢祖先,已是上午10点多样子,古镇的街道上早已是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。周围十里八村的人们,包括在外工作的国家人员,操着生硬的普通话,来到街上购物,看景。忙碌了一年的人们,难得一年这一天的清闲。

     

    花花绿绿的过街条幅,临街门楣上鲜红的对联,各商店、小摊琳琅满目的年货,身着彩霞般新衣的年轻姑娘们,无不漾溢过年的气氛。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,人们高兴在脸上,幸福啊,激荡在心里。

     

    初二以后,古镇上茶馆更是热闹。说书的是一个叫“瞎然娃”的老艺术家,三间茶馆,场场座无虚席。说的话本有《烈火金刚》、《平原枪声》等,十天半月叫你听不漏。初二本是看舅的日子,有人因听说书忘了这个事,惹得老舅掂着棍子找到茶馆里.......

     

    街西头中间的空场上,两只体态硕大的老绵羊正在抵架,好像已经扳了好几头,拧扯了好一阵子,还不分胜负。围看的人前八层后八层,里圈里的人大声吆喝着。其中一只老绵羊体态格外壮实,魁梧,头上的角根粗壮,弯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弯,角尖又稍稍往前伸了一截。


    在人们的吆喝声中,各自羊主人又使羊扳开了头,两羊均后退两三丈远,“嗨得!” 两羊闪电似的冲过去,“哐当!”,体态似乎小点的羊招架不住,败下阵来,怏快地回到主人身边。那只体态大一点的老绵羊像打了胜仗的将军,蔑视地扫示了一下对手,又望望周围为它喝采的人们,兴致致地回到它的主人身边。


    这时一个喜欢玩羊的年轻人凑到得胜羊的主人跟前悄声问“这羊卖不卖?” 得胜羊的主人也是个年轻人,不屑地看了他一眼:“出多少?”  “二百。”  (那时国家工作人员每月工资才三十几元)得胜羊的主人懒得搭理他。 “不行,三百。”  “你就是出五百,我也不卖,我玩的是个心情。”

     

    过了破五,古镇上往往要请大戏。所谓的大戏,就是指县以上剧团。邓县豫剧团、邓县越剧团、新野曲剧团、内乡宛梆都来到古镇演过戏。演大戏的日子,古镇上每家每户几乎都接有客,有小孩的姥姥,小孩的姑姑,小孩姨或大姨。戏场上人山人海。


    悠扬的琴声,精湛的演唱,不时博得台下人们一阵阵喝采。演大戏的日子,也是我们小孩子家最高兴的日子。小孩子看戏不要票,常常戏场里还没有人的时候,我们就搬上椅子、凳子,在戏场中间占下好位置,用随身带的小剪纸刀挖下一个小坑坑,以备不时之需。另外,来家看戏的亲戚们会热情给你买上好吃的“花戏台”、“芝蔴花”。

     

    正月十五晚上闹元宵,家家燃鞭炮,户户放礼花。圆圆的银月亮高高地挂在碧蓝的天上,礼花喷发,赤,橙,黄,绿,青,蓝,紫,多彩缤纷,有的像花伞,有的像绽放的菊花,有的像盛开的牡丹.......一支支火箭“嗖!嗖!”窜上空中,发出震耳的响声。

     

    村外旷野,我们一群小孩,用短绳一端系住点燃的破笤帚,一个个使劲地甩转着,形成一个个,不,有时是重叠的,梦幻般的带着火星的大火圈。


    天上地上,到处是一派喜庆景象!

     

    作者:张家生,网名青山绿水,邓州刘集镇教师,承乏校长近三十年,现已退休。闲暇无事,信笔涂鸦,自娱自乐,别无他求。


    张老师其他作品推荐

    ☞ 张家生 | 厚桥

    ☞ 厚桥的集市

    ☞ 厚桥铁匠二李氏

    ☞ 厚桥大染坊

    ☞ 厚桥 修理铺的主人

    ☞ 岳营明代出了个岳御史

    ☞ 厚桥,邓县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建立地

    ☞ 厚桥学校及在厚桥学校工作的老师们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